8月29日,哈尔滨银行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数据显示,上半年该行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成效显著,同时实现了营收利润的双增长,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阅读量:11350
8月28日晚间,全国首家“A+H”股上市的城商行郑州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在上半年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郑州银行实现规模与质效同步提升,连续第二个财报季营收与利润“双增长”,实现营业收入66.90亿元,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16.27亿元。多项指标强势突破同期历史记录,定义了独特的“郑银速度”,在城商行竞争中脱颖而出,其模式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阅读量:11945
近期,内蒙古银行因一起村镇银行设立纠纷引发广泛关注。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2024 年 12 月 2 日,内蒙古银行被商都县人民法院立案执行,执行标的为 47 万元。
在银行业的风云变幻中,江苏银行近期显得格外安静,但这寂静背后,人们对其四季度的表现充满了期待。江苏银行会否再现去年四季度业绩 “大跳水” 情况?江苏银行会交出什么样的四季度答卷?面对 2024 年中期分红,江苏银行的分红金额成为市场期待……
长沙银行近期陷入了一起备受关注的保证合同纠纷案。这起案件涉及金额高达约 17.76 亿元,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在当前复杂的金融环境中,南京银行的组织架构调整不仅是对市场变化的迅速反应,更是其长期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行于12月18日宣布的结构调整,撤销了零售基础客户部,并新设科创金融部、国际业务部及零售信贷与信用卡部,显示出其在经营重心和市场导向方面的深刻变化。
在当前复杂的金融环境中,山西银行面临着多重挑战,涉及股东结构、资本充足率、经营成本及管理层变动等多个方面。尽管近期增资扩股方案获得批准,市场信心却未能得到有效恢复,这为山西银行董事长高计亮的决策带来了巨大压力。
在银行业间的纷繁复杂交易中,宁波银行与厦门银行之间的一场票据纠纷引发了广泛关注。这起涉及近10亿元的案件,既反映了金融交易中信任的脆弱,也揭示了双方在法律与合同纠纷中的互不相让。
近日,威海银行发布公告,计划将公司名称由“威海市商业银行”更改为“威海银行”,此举旨在与其在香港上市的股份简称保持一致,避免产生歧义。然而,尽管名称的改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品牌形象,但威海银行面临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其净利润下滑和不良贷款率上升的困境,而这才是决定其未来发展和市场表现的关键。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对西安银行、北部湾银行及柳州银行等城商行进行了行政处罚,涉及金额和原因各异。
2024 年 12 月 11 日晚,苏州银行收到的一则消息成为了其发展历程中的一个亮点,第一大股东苏州国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国发集团)于 2024 年 10 月 9 日 - 2024 年 12 月 11 日期间,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集中竞价交易增持苏州银行股份 48,924,836 股,增持比例达到 1%,增持后合计持股数达 497,100,048 股,占苏州银行截至 2024 年 12 月 10 日总股本的 13.2%。这一增持举动意义非凡,是国发集团对苏州银行未来发展坚定信心的明确表达。
2024 年12月10日,山西银行的发展迎来了两件引人注目的事件。一方面,其增资扩股方案获批,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同意山西银行募集不超过 15 亿股股份;另一方面,就在同一天,山西银行 1.9 亿股股份司法拍卖全部流拍,这一现象背后有着诸多值得深入剖析的因素。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金融业的每一次创新与突破,都将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提供新的动力。2024中国金融年度品牌榜的出炉,必将为行业树立标杆,激励更多金融机构在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方面不断前行。
在过去的一年里,多个银行及上市公司在其定期报告中出现了数据错误,这一现象引发了公众和监管机构的广泛关注。以西安银行近期发布的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为例,该行在现金流量表中将“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错误列示在“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之下,导致该项数据由5.56亿元更正为8.29亿元。